《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有关概念、范畴以及各种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考查内容
(一)绪论
1.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4.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4.相对静止
5.时间
6.空间
7.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8.意识
9.意识的能动作用
10.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1.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2.联系及其特点
13.发展
14.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5.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6.矛盾
17.矛盾的同一性
18.矛盾的斗争性
19.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21.质
22.量
23.度
2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25.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26.客观辩证法
27.主观辩证法
(三)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
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类型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4.认识
5.感性认识
6.理性认识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8.真理
9.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0.价值
11.价值的基本特性
12.价值观
13.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14.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生产力
5.生产关系
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7.经济基础
8.上层建筑
9.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0.社会形态
11.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
13.科学技术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5.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16.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
(五)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商品
2.商品经济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4.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5.货币及其基本职能
6.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7.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8.资本原始积累
9.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0.剩余价值
11.资本
12.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内容和意义
13.绝对剩余价值
14.相对剩余价值
15.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
16.资本的有机构成
17.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阶段及其职能形式
1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具体表现
1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0.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六)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2.垄断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4.金融寡头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6.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8.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9.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七)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3.社会主义在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八)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1.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